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村落街道 > 正文
    购物车
    0

    神奇的泽畔村

    信息发布者:王浩波
    2017-01-07 16:05:07   转载

    神奇的泽畔村

    泽畔村位于隆尧县西南部的东良乡境内,在东良南偏东3.4千米。西北向临靠石村、陈庄村,西南与西霍村、南寺庄相望,东距南楼东村5千米。泽畔村现有人口5077人,1116户。该村全部为汉族,有王、马、李、张、曹等姓氏。

    泽畔村地处古大陆泽西畔,东部为一望无际的湖泊,南与任县毗邻,西与内丘相近。在清代之前,大陆泽区域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前,自顺德府东城门出城有一条经山口通往宁晋、赵县的古官道,这条古官道经邢台县的东、西大树、南盖宗、心长、郑庄、牛王左、西栾、旧周、西耿、苏屯、南宋村、北宋村、大驿村、店头、邢村、尹村、安中、西霍、南寺庄、过泽畔、东良村、木花村、干言村、北村抵达山口。内丘县城东也有一条古官道,是出东城门经小留村、大留村、金店、杓子头村在泽畔村与南北向古官道汇合。而泽畔村正处于两条古官道的汇合点上,因坐落于大陆泽河畔,故取名为泽畔村。

    明代永乐年后,自山西向河北等地移民,泽畔村发展很快,随着大陆泽的开发,如今已发展为数千人的大村。全村有近万亩良田,生态环境优越,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开发乡村旅游前景乐观。

     一、泽畔村史

    《隆尧县地名志》记载:“据考,该地地势低洼,古时曾为积水沼泽,故李阳河曾流经此地。明代前,因该村建于沼泽旁,遂以地貌取名泽畔。明永乐间,山西民移此,相沿泽畔名至今。因水土地质关系,该地盛产优质莲藕。旧时,此藕为朝廷贡物,现仍以质纯,口脆而著称。”

    永乐移民时,从山西洪洞县某村迁来马氏二弟兄,平素喜爱养鱼、种藕,当走到大陆泽畔时就在一颗槐树下休息,准备休息好了两个在此分手,分别到两个地方去定居。马老大在槐树下纳凉,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他梦见:老二在前边跑,一位仙女手持荷花在后边追;仙女追逐着马老二,他在后面追仙女。老大梦醒后将梦中奇遇告诉了一位长者,说他做了一个蹊跷的梦,长者听罢哈哈大笑说:“你做的梦有名堂,名曰‘荷花托梦’。今天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正是荷花仙子生日。梦中的仙子就是荷仙。荷仙追老二,表明莲藕欲随老二东迁京畿;你在后边追,表明荷仙为你指引明路。梦是好梦,你应随老二同地落户,可别错拿主意。”老大听了长者一番话,下决心随胞弟迁居泽畔。就这样,马老大与马老二兄弟俩就在这里居住了下来,还按梦中指引的在水溏里种植了一片荷花。

    民间传说泽畔村原名叫凤凰村,是因村子的形状呈凤凰形,所以有了凤凰村的雅称。村子位于古官道旁,来来往往的香客在茶棚打尖,所以历史上这里就十分的热闹。至今村中还保存着大量的民居院落。古色古香的小街小巷四通八达,小巷两旁的古民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民居以青砖砌成,砌法一卧一表,一横一丁,白灰勾缝。大门处有平檐式门楼,门楼两侧装饰有砖雕,有上福寿吉语,檐下有砖雕花纹,也有仿木式门楼,出以椽枋,砖作布瓦,脊上两头有吻兽。门檐的盘头雕刻有纹饰,如勾连回纹、连绵纹、吉草纹、吉语纹等,在盘头上还雕有“德通入户”“曾三颜四”字语,从中可以看出民居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并释放出历史悠长的气运。

    在村中原有24座寺庙,分布在村中的部位,庙宇皆有名堂,其中以永乐寺、天宁寺、观音堂、荷仙庙、关帝庙和吴道(子)庙最为突出。

    关帝庙占地面积93平方米,始建于明宣德年间,嘉靖、万历年间先后两次重修。此庙有三大特点。一是庙内供奉文武双关帝,相传明代中叶,山东人请河北人塑造关帝相一尊,行至泽畔关帝庙前时,车子停了,四匹骏马拉不动,山东人无奈,暗称关老爷欲在泽畔安身请入座,结果仅由2个汉子轻轻一抬便进了关帝庙,这是一大特色;第二大特色是庙内壁画以“三国演义”章回为序,人物栩栩如生;第三大特色是庙前古槐一株,古槐与庙宇相映成辉,气势壮观,树龄达600年以上(在村民中有先栽树后建庙之说),至今枝叶繁茂,冠如苍穹,故有“神槐”之称。

    建于元代的天宁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主殿现存,建筑面积250平方米,殿内梁架结构为元代,上尚有残存壁画20余平方米。

    吴道(子)庙是明代匠人为纪念唐代大画家吴道子而建。1966年毁于“文革”。近年又有书画能手倡议重建。

    在村中还有许多古代碑刻,重要的有:施茶记碑、差徭碑等。

    施茶记碑为明万历年间刻,高1.42米,宽0.63米,碑文记载此地为齐鲁进入篷山(内丘扁鹊庙)要道,村中设巨釜煮茶供旅客饮歇,状况不衰。

    差徭碑为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高1.8米,宽0.65米,记述清政府对该村每年应缴钱粮的具体数目,是研究清代差徭制度的重要史料。

    二、民风民俗

    泽畔腊八会是这里的传统节日。早在明清之际,每年的农历腊八,在泽畔村开市舍粥,据当地的民间传说,泽畔腊八会在明代中叶已经形成,形成的原因据说与朱元璋的倡导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地传说,朱元璋少时为地主家放牧,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有一次,正是腊月初八,他在野外放了一天羊,到晚上还没有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于是他就在野外到处找东西充饥。突然间,他发现一只长得肥肥的大老鼠慌慌忙忙逃进一个老鼠洞里,朱元璋走近那个洞口,用树枝掏了掏,在老鼠洞中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粮食。朱元璋就将这些杂粮带回去,用水淘洗干净,煮成粥,吃起来美味可口。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时常仍惦记着他少时亲自做的“杂粮粥”。于是就让御膳坊做五谷杂粮粥,取名为“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为佛粥。据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一日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牧童发现,牧童家中贫寒,缺衣少食,家中只有各种为数不多的杂粮了,于是就将杂粮底子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后来佛教弟子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

    腊八粥的历史十分悠久,宋代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那时每逢腊月初八日,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宝五味粥,即“腊八粥”。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又称“佛粥”。

    隆尧一带的腊八粥起源更早,在上古时期,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说文解字》记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腊日是一年最冷的时日,常言道,腊七腊八,出门冻死。因天气寒冷,人在此时常常引发疾病。古人认为是因鬼魅所致,驱逐鬼魅在上古时采用的巫术,所以有的地区还延续着击鼓驱疫的风俗,早些年,冀南一带常常听到半夜敲打锣鼓,以驱赶孩子身上的鬼魂。除此还有“赤豆打鬼”的传说:大禹治理大陆泽之前,因水患淹死很多人,死后变成了恶鬼,夜深时经常出来惊吓孩子,鬼魂附体。说这一日鬼是天不怕地怕,就怕赤豆,为此人们在这天就将赤豆煮粥,相互赠送以祛疫迎祥。宋代诗人陆游曾写下这样的句子:“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就是说的腊八送粥风俗。

    泽畔村的腊八会是一个大的集会,据村中老人说,当时,泽畔村是山口会和内丘鹊山会的必经之路,南来北往的人在村子里捐资筹建的佛祖庙,于腊月初八日开光,这一天也是佛祖释迦尼成道之日,同时立会,会期为七天,到了民国之后,才逐为三天,腊八会至到今日仍然是这里的传统节日。泽畔村的腊八会不仅规模大,在冀南也是首屈一指,特别是当地村民多以腊八粥迎宾,更为远近闻名。

    泽畔村的腊八会期间所熬的腊八粥很有地域特色。历史上对腊八粥原料有许多记载,宋代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六记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说:“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腊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产而有不同。泽畔村的腊八粥不仅是采用当地的多种粮食,而且当时来这里赶会的人,将自己身上的各种杂粮和食材也投到粥锅中,加上特有的泽畔莲子进行熬煮而成,被各地的赶会的人视为美食。

    泽畔抬阁床是传承数百年的民间社火。源于山西的南部,据传,明永乐元年(1404)秋八月,山西洪洞县马姓兄弟移民至泽畔落户后将晋故里一带民间社火移植而来。这种活动是源于元代的抬神风俗,逐渐成为一项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抬阁床有大小之分,“泽畔抬阁”属小抬阁,参加演出六十余人,场面十分壮观,富有戏剧性,深受群众欢迎。解放前,每逢龙虎年上演,建国后每逢春节或重大喜庆之日特邀演出。

    泽畔抬阁主要形式为两个八人抬阁表演,抬阁床一般长1.5米,宽1米,高1米,其形式古朴,表演时,一演员站立或坐在抬阁床上,另一演员好似站在其身下演员之手上或肩上作长时间表演,场面惊险独特,表演恢谐幽默。抬阁演员的选择极为严格,多在农历腊月由班头选12虚岁以下的少男少女,上阁床男女各一。被选上的少男少女十分的荣幸,这时全家庆贺,村人羡慕。上抬阁时扮成古代人物,出演吕洞宾戏牡丹仙子、赵匡胤千里送京娘、三打白骨精、西游记人物、关公保皇嫂、白蛇与许仙、哪咤智斗三太子、岳飞与秦桧等不同内容,大都以戏剧和民间传说为主,同时也穿插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题材。

    泽畔抬阁表演的音乐伴奏是对子鼓,都是打击乐器,采用四二节奏的进行速度,马锣为领奏。表演的服装、头饰等是根据内容选用相应的戏装。

    泽畔抬阁艺术特色非常鲜明。一是泽畔抬阁的规模最大、内容十分丰富且神秘莫测。表演时一演员长时间在另一演员手掌之上作舞,或一演员肩扛一棵秫秸而另一演员则站在秫秸上长时间表演,新奇奥妙,使人叹为观止。二是造型别致,气魄宏伟。演员被众人抬起在半空中表演,配上鲜艳的服装,造型别致有如仙女下凡。再加上排鼓、别杠开路,武术、秧歌、太平车、旱船、拉碌碡等断后,队伍庞大,气势雄伟。三是在表演时演员不念不唱,仅有头部、双臂的简单动作。扮相和造型多来自民间传说和戏剧。四是抬阁集中了戏剧、舞蹈、杂技、美术、音乐等多个艺术形式。泽畔抬阁自永乐年间传至泽畔村。至今已流行500余年,泽畔抬阁乡艺组织严密、阵容整齐,是民间文化一枝奇葩,现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泽畔村以种藕而闻名,每年春节最热闹的就是泽畔莲池踩泥的民俗。

    著名作家尧山壁先生对此有生动的描写:“农历谷雨天气渐暖,藕农着手铺池。民间万物有神,荷花之神为魏夫人弟子花姑。开池时要烧香进供,燃放鞭炮。泽畔藕不用坑塘,而是在上好地块挖土三尺,开正方形或长方形深地,每家少则半亩,多则二三亩。池底平整之后,大水漫灌。然后根据池之大小,邀请十几人、几十人赤脚踩踏。踩池人分行列队,一遍遍翻来覆去地踩,一天两晌,直到把脚下的池底踩成一层胶泥,一块铁板,不渗不漏为止。

    踩池的场面十分红火,几十人有节奏地行进,摇摇晃晃,忽而呐喊,简直是一场集体舞蹈。大家边踩边唱,因为都是男人,唱词的内容多是女人。有独唱的短歌:“东头碾子西头磨,没有汉们给扛笸箩。” 旁边有人插白:“别哭了大嫂子,还有我哩。”接着唱:“有你顶不了你哥哥。没鞋时再做一对,没有汉子怎么睡。也有集体的合唱:“小奴今年一十五,婆家穷了不做主,黑更半夜哭。”插白:“你丈夫还小哩。”接着就是叙事式的唱段:你说他小他就小,长得不矬也不高,模样也不孬。没房没屋不用提,二人马棚拜天地,这事也可以。没有吃的不用提,擓着篮子要饭去,小奴也愿意。有河有水不用提,挽挽裤子趟过去,小奴不着急。没轿没车不用提,骑着舅舅的小毛驴,小奴挺美气。管也罢来不管也罢,爹娘说话不算话,再不说婆家。”每唱三句一段,大伙儿就“哎嗨哎嗨哟”,重复最后一句。

    藕池踩好的上底肥,不用猪圈肥牲口粪,更不用人粪尿,而一色是榨油剩下的豆饼、花籽饼和芝麻酱,粉碎后好土拌匀,铺多半尺厚一层。然后把一块块种藕埋进土里,再浇上半池井水。池水平静静、光闪闪,清澈见底,明如玻璃,亮若银盆,微风起时,波光鳞鳞,十分动人。为了保持一定水位,三两天浇一遍水,天早蒸发快时,辘辘不停,这就是清水莲藕。为了点缀生活,藕农还在池边栽几行稻,水里养一些鱼,真个鱼米之乡”。

    在泽畔村你还可以听到好多民间传说,有荷花与观世音的故事,有马存敬的传说,有“泽畔藕”的传说等等。在村中你就可以听到这里的民谣:荷花盛开闻清香,腊八庙会有名堂;远近闻名关帝庙,千年古槐论沧桑。晋式抬阁真优美,冀南绝艺大别杠;谁不夸俺藕乡好,欢迎旅客常观光。

    三、历史传说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村中也涌现出不少的杰出人物,有明代的何大功、清代的马存敬,还有明清之际的老居和尚,二郎拳师王老李等等。

    何大功,字子立,明万历年间贡生,聪慧博学,言行不苟。曾任顺德府教谕。卒祀乡贤。

    马存敬为清嘉庆年间秀才,义士。嘉庆二十年前后,泽畔一带连年水灾,民不聊生。为此马存敬三进京城,倾家荡产,为民请愿。朝廷将旨,减免钱粮。在进京请愿中,携泽畔大白莲藕入宫。从此“泽畔藕”以贡藕名噪天下。马存敬生平事迹有碑文为证,原有碑刻五通,其中一通存放在隆尧县文物保管所内,保存完好。

    老居和尚为清末民初永乐寺僧人。在主持永乐寺期间,老居和尚常到农户帮忙干活,深得民心。民国初年军阀战乱,老居和尚西行,不知所终,与乡民话别时,顿时不见踪影,为之一谜。更有趣的是老居和尚西行第二天,两个村民在关帝庙前下棋,旁观者一人。甲说某某一日老居和尚在我家收割小麦;乙说甲胡说,那一天,老居和尚帮我收割整整忙了一天,旁观者说你二人在吹牛说谎,那一天,老居和尚帮我收割整整忙乎了一天。三人楞目相观。遂知老居和尚神化精于“分身术”,至今,对此事泽畔村家喻户晓。

    泽畔村有许多民间传说,如马刨泉和凤凰村,吐水蛤蟆和喝水蛤蟆,一庙俩关爷,老居和尚,狐仙报恩,大石碑的传说等等。

    吐水蛤蟆和喝水蛤蟆讲的是,在泽畔村的中心街,有一条小河沟,常年流水不断。传说,在村西头有个吐水蛤蟆,村东头有个喝水蛤蟆,西边的蛤蟆吐出来的水,经过泽畔街的小河沟流到村东,村东的蛤蟆也不住劲的喝着水,使村东边的水老保持着那么多。有一年有个南方人来到这里,把吐水蛤蟆揣走了,到了任县的娘娘洼,致使娘娘洼里经常流水不断,可是泽畔的吐水蛤蟆没了,街中的小河沟也不流水了,东边的喝水蛤蟆也就渴死了,所以只要一下雨,村东便有水积在那里成为沼泽,水大了还会淹没庄稼。

    泽畔村地势较低,井水也很浅,所以泉眼也很多,其中有个泉名叫马刨泉。过去有人说“任县、南和不求天,赶不上赞皇一道川,泽畔有道马刨泉。”说是在西汉末年,刘秀被王郎的兵追的东躲西藏,后来骑着马跑到这里,真是人困马乏,口渴眼花,很想喝点水。此时只见坐骑用蹄子一刨,地上就有泉水向外流,刘秀一看赶忙下马喝水,立刻变的有了精神,马饮了水也有了灵气,于是刘秀骑马继续向北,不久就来到了鄗南千秋亭五成陌登基成了皇帝。而刘秀没有忘记泽畔的饮水之恩,赐称这里的泉眼为马刨泉。

    四、泽畔贡藕

    泽畔村,因位于古大陆泽畔而得名。《尚书·禹贡》上说,黄河之水“北过洚水(即漳河),至于大陆”,历史上大陆泽“汪洋浩荡,望之居然一湖”。明人有诗句说“大陆泽水秋泠泠,芦花初白荷益青,红裙荡漾波声静,八月江寒秋采菱”。可见明代以前的村民就靠打渔和坑塘种植莲藕为生。

    由于这里土质特殊,水质甘甜,特别适合白藕生长。泽畔藕以“营养丰富,美味可口,质底细腻,药食兼用”著称。清嘉庆年间以贡品进入皇宫,咸丰四年(1854)列入贡品,深得咸丰、光绪、慈禧的赏识。解放之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产品畅销京、津、唐、张一带。1901年慈禧太后败逃西安,返京时路经邢台时,曾品尝“泽畔藕”,赞不绝口。当年周恩来、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品用特制的泽畔藕纯藕粉。1957年,泽畔村以特产藕送到了北京农业展览馆展览,这棵白莲藕,长九尺有余,重二十斤,被当时的参观者称之为藕王。

    虽然大陆泽已经变成了土地,这里的种藕的传统仍然没有改变。

    几百年来摸索创造出“平地围池种藕”的方法。每年的农历谷雨,天气渐暖,藕农着手在田地里铺池,在上好地块挖土三尺,开正方形或长方形深池。开池时要烧香进供,燃放鞭炮,以此敬拜荷花仙子。在池底平整之后,用大水漫灌。然后根据池之大小,邀请十几人、几十人赤脚踩踏,踩池人分行列队,一遍遍翻来覆去地踩,直到把池底踩成一层胶泥,一块铁板,不渗不漏为止。藕池踩好后上底肥,不用猪圈肥、牲口粪,全是棉花籽饼、豆饼,粉碎后和土拌匀,铺多半尺厚。然后把一块块种藕埋进土里,再浇上半池井水。为了保持一定水位,三两天浇一遍水,直至秋后。

    1960年代前后,由于水位下降等原因,种植面积不够稳定,后濒于灭绝状态。20068户藕农自愿组建“莲藕文化协会”,种植面积由20055亩增至28亩。并在当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办了首届荷花节,规模大,效果好。此后泽畔藕又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如今,泽畔村设立“观荷节”,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力求特色,将泽畔村打造成一个既具田园风光,又有各自风情韵味的美丽乡村。(作者:刘顺超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